器械卡的核心作用是通过精确控制行军触城时间,将攻城器械保护在主力部队之间,从而最大化器械的输出效率并减少战损。具体操作分为三步:首先将器械部署在靠近城区的位置并记录其触城时间;其次查看两支保护部队的触城时间;最后调整保护部队的触城时间,使其间隔两秒,并将器械的触城时间精确插入两者之间。这种操作能有效避免守军直接攻击器械,确保器械在安全环境下持续输出。
器械单位的兵种属性直接影响攻城效率,优先选择攻城值较高的S或A属性器械,同时尽量搭配同阵营武将以触发阵营加成。虽然阵营加成不直接提升攻城值,但武将属性的增强能降低战损。器械阵容的搭配需兼顾攻防平衡,避免因过度追求攻城值而忽视生存能力。在盟战大规模攻城时,器械队的协同部署尤为关键,需根据敌方防御强度灵活调整器械数量与保护部队的比例。
防卡器械的战术同样重要,需利用游戏机制中驻守部队与行军部队的交战规则。若敌方采用卡器械策略,可集中兵力优先攻击其保护部队中较弱的一支。若敌方前部队较弱,可在其触城前派遣主力行军拦截;若后部队较弱,则等待所有敌方部队触城后,再通过驻守针对性打击。这一战术要求对敌方行军时间有精准预判,并快速执行反制操作。
器械卡的运用不仅限于攻城阶段,在持久战中也能通过消耗敌方主力体力延缓其推进节奏。通过反复卡器械迫使敌方主力频繁交战,可有效削弱其持续作战能力,为同盟争取更多布防时间。器械卡与防卡战术的灵活切换能大幅提升盟战中的战术容错率,需根据战场实时动态调整策略。
器械卡的操作看似简单,但实际执行中需同盟成员高度协同。建议在盟战中提前规划攻城编队,明确各成员职责,并通过模拟练习熟悉时间差控制。器械卡的成功率与操作熟练度直接相关,需在实战中不断优化细节,例如调整行军路线以压缩时间误差,或利用地形缩短器械行军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