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面是最基础却最实用的掩体之一。合理利用墙面能有效阻挡敌方火力,同时为观察和反击创造有利条件。选择墙面时需优先考虑其厚度与高度,确保能完全遮挡角色模型,同时注意墙面两侧是否存在可被敌人利用的射击角度。靠近墙面时应保持角色与墙体约半个身位的距离,避免因贴墙过近导致视角受限或移动卡顿。利用墙面掩护时需同步观察小地图和周围环境,预判敌人可能的包抄路线。
墙面不仅是静态防御工事,更是战术动作的支点。通过QE键可实现左右探头射击,大幅减少身体暴露面积。探头射击时需遵循快进快出原则,每次暴露时间不超过2秒,射击后立即撤回掩体后方。若遭遇敌人持续压制,可采用跳枪技巧——从墙面侧向跃出同时开镜射击,利用空中位移打乱敌人预瞄。墙面转角处是天然的火力交叉点,在此处卡视角能提前获取敌方动向,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静止观察导致被手雷针对。
墙面掩护的进阶应用在于动态转换掩体。当当前墙面不再安全时,需规划转移路线至相邻掩体。转移前应投掷烟雾弹封锁敌方视野,或利用枪声掩护移动脚步声。多层建筑中的墙面具有垂直战略价值,通过听声辨位判断上下楼层敌人位置后,可穿射木质地板/天花板实施隔墙打击。部分特殊材质墙面存在子弹穿透机制,需通过实战积累不同建筑类型的穿透经验。
团队作战时墙面成为战术协同的核心要素。队员间应分散占据不同角度的墙面掩体,形成交叉火力网。通过语音明确报点墙面编号或特征物,确保队友快速定位敌人方位。当队友在墙面后倒地时,救援前必须投掷烟雾弹完全覆盖其所在位置。决赛圈若处于无掩体区域,可主动制造人造墙面——连续投掷多枚烟雾弹形成弧形烟墙,配合燃烧瓶划定安全区域。
高手会利用墙面制造假动作,如故意暴露脚步声引诱敌人出击。当敌人同样依托墙面掩护时,可预判其探头节奏进行穿墙预瞄。保持对墙面战术的创造性运用,例如利用载具紧贴墙面形成复合掩体,或反向思维放弃固定墙面改为不规则移动射击。任何墙面掩护都存在理论盲区,真正的优势来源于对战场信息的持续获取和战术应变。